为什么拉那烈亲王身为第一首相
在2017年,桑兰西宣告退出政治舞台,而拉那烈亲王夫妇屡遭车祸之灾,不幸的是,在王妃因伤势过重离世之后。目前,柬埔寨的国王西哈莫尼仅扮演着象征性的精神领袖角色,国家的实际大权则完全被前首相洪森的家族所掌控。
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柬埔寨在内战落幕之际,拉那烈显得意气风发。他接连在一系列政治角逐中战胜强劲对手洪森,从而登上了国家首相的宝座。
短短数年间,拉那烈竟败给了昔日的对手,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漫长的往事……
那烈政治生涯
诺罗敦·拉那烈,柬埔寨“独立之祖”诺罗敦·西哈努克太皇的长嗣,与现任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为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曾一度在柬埔寨政坛叱咤风云,权势滔天,成为一时无两的璀璨人物。
审视其超过二十年的从政生涯,拉那烈曾先后担任西哈努克民族军总司令及参谋长、奉辛比克党的领导人、柬埔寨临时民族政府联合主席、军队五星上将、王国政府首任首相以及第二、三届国会主席等多个党政军的高级职位。
自2006年3月起,这位声名显赫的亲王便陷入了连串的困境,不仅接连失去了国会议员及党内的所有职位,更不幸地面临了长达18个月的牢狱之厄运。
2006年10月,鉴于拉那烈的缺席,奉辛比克党紧急召开了一届特别党代会。会议以拉那烈“无法胜任党主席一职”为由,剥夺了他对奉辛比克党的领导权。此外,拉那烈还遭到了法律诉讼。到了2007年3月,金边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认定拉那烈犯有指控的罪行,判处其18个月监禁,并处以15万美元的罚金。
不久之后,西哈努克太皇在其个人网站上发布了一篇呼吁从政的言论。王室成员全体政坛成员应退出政治舞台,我建议政府为皇室成员设立必要的生活保障措施。洪森首相明确表示,是否选择退出政坛的决定权应归于王室成员自身,他和人民党均不会出台任何禁止皇室成员参与政治活动的法律。
为了扭转不断下滑的支持率,奉辛比克党于2008年与拉那烈就“回归”议题展开了协商,谈判过程自是充满波折。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奉辛比克党的得票率远远不及人民党,甚至落后于桑兰西党……
拉那烈与洪森正面交锋
1993年5月,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柬埔寨迎来了内战结束后首次的全国性选举。拉那烈先生被任命为首届王国政府的首相,而长期执政的柬埔寨人民党则屈居第二位。与此同时,曾长期担任政府副主席并身兼首相职务的洪森先生,亦面临着新的政治格局。第二首相。
那时的拉那烈可谓是春风得意,然而,他亦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尽管他是西哈努克国王的长子,享有尊贵身份,但父子二人在海外流亡多年,反观洪森,这位本土力量和人民党领袖,却一直活跃在越南与柬埔寨。鉴于洪森作为本土力量和人民党的领导,且担任第二首相,他对拉那烈的内心显然是有所不服的。
继而,奉辛比克党在国会中占据了多数席位,然而,这样的胜利不过是镜花水月,其国内基础薄弱正是拉那烈最为显著的短板。
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柬埔寨内战的终结,为了与越南所支持的柬埔寨金边政权对抗,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波尔布特所率领的红色高棉余部,以及诺罗敦·西哈努克所领导的奉辛比克党,联合组成了民主柬埔寨的联合政府。然而,自从西哈努克将洪森视为义子后,洪森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从“伪政府总理”的称呼中脱颖而出,摇身一变,成为了承受巨大屈辱的“红色同志”。
西哈努克的“非常规举动”导致红色高棉在联合政府组建的过程中退出了舞台。及至1993年,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监督下举行的选举中,洪森领导的人民党却意外地败给了奉新比克党,这一结果让洪森深感忧虑。
可拉那烈将人民党与洪森奉为...辛比克党的对手与主要威胁,竟公然宣称:“必须与人民党达成军事力量的均衡,平均分配县、乡级的国家政权,否则,奉辛比克党将选择退出政府,并解散国会。”
拉那烈的这一举动,宛如“触怒虎须”,洪森随即宣称大选过程中存在舞弊,并坚决拒绝接受选举结果。紧接着,柬埔寨东部七省宣布实行自治。令拉那烈始料未及的是,与他为敌的不仅是洪森,还包括洪森政府的副总理,同时也是他亲哥哥的夏卡朋。
夏卡朋早年与胞弟拉那烈关系破裂,愤而投向洪森,跻身人民党行列,并荣任副总理之职。洪森反击之下,拉那烈迅速恢复了理智,不得不作出让步,采纳了双首相制:拉那烈担任第一首相,洪森则成为第二首相,两人权力对等;政府各部门由两党均分,此举使得七省的动荡局势得以平定。
夏卡朋获封王军之职。少将军衔随后,他被驱逐出境。在洪森的调停下,数年后,他得以担任柬埔寨皇家航空的首席执行官……
然而,联合政府的组建并不意味着拉那烈与洪森已彻底平息纷争,反而,一股更为汹涌的暗流正悄然涌动。1994年7月,柬埔寨国民议会表决通过了《非法组织》法案,该法案支持政府保留与红色高棉进行和解的可能性。
该法案的两大推动者分别是财政大臣桑兰西与外交大臣施里武亲王,他们二人成了洪森的难言之隐。人民党议员随即对拉那烈施压,力主罢免桑兰西的财政大臣之职。面对压力,拉那烈迅速作出让步,解除了桑兰西的职务。
施里武亲王,以及曾担任前任国会外交国际合作与新闻宣传委员会主席的维杰拉公主等王室成员相继从政坛退下,这一举动为拉那烈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外部压力。
为确保彻底根除潜在威胁,1995年11月17日夜晚,洪森所领导的政府军派遣了数辆装甲车辆与坦克,并配备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以“换防”为名,悄然进驻金边市区。其中一半的士兵负责守护洪森的私人官邸,而剩余的士兵则将施里武的住所严密包围。
翌日凌晨,政府方面公布,施里武亲王因涉嫌企图暗杀洪森,已被实施软禁。自那以后,施里武的身影便从公众的视线中彻底消失。
拉那烈为何败于洪森?
随着桑兰西和施里武亲王接踵而至的倾覆之中,拉那烈为赢得1998年的选举,果断选择了与乔森潘(波尔布特逝世后,成为红色高棉的最高领袖)携手合作。洪森正苦寻机会,意图一举将拉那烈拉下马,却未曾想,对手竟主动送上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一口气向拉那烈扣上四个重罪大帽:“勾结红色高棉、擅自走私武器、组建非法武装、非法指挥军队”。鉴于红色高棉在柬埔寨被视为众矢之的,而身为西哈努克国王的长子,竟与之结为同盟,此举无疑触犯了众怒,洪森必定会借此大做文章。
不幸的是,原本在民众中享有较高声望的拉那烈,顿时沦为了“孤立无援”的个体。1997年7月,洪森发动政变,下令军队封锁了奉辛比克党的总部,并正式宣布罢免拉那烈的首相职务。在无奈之下,拉那烈只得流亡海外。次年,他被特赦,得以重返祖国。
在1998年,柬埔寨成功举办了第二次全国性的大选。在这场选举中,人民党赢得了高达203万张选票的青睐,而奉辛比克党则收获了155万张选票。在国会122个席位中,人民党成功占据了64席,奉辛比克党则赢得了43席。
显而易见,人民党未能赢得议会三分之二席位,因而无法独立组建政府。然而,奉辛比克党双方仍存合作之可能。在已故国王西哈努克的斡旋下,两党最终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洪森将出任首相一职,全权负责组阁事宜;人民党则将国会议长之位让予拉那烈;此外,两党将平分各部部长职位,共同组成联合政府。
显而易见,在大选尘埃落定之后,洪森已稳居国家元首之位,而拉那烈则不得不退居幕后。
至于其另一政治对手桑兰西,他脱离了奉辛比克党,另立桑兰西党。洪森遂与昔日的敌人联手,罗列罪名,将桑兰西推上法庭。2007年,洪森为进一步削弱奉新比克党的影响力,竟然赦免了桑兰西,借此迫使拉那烈辞去国会主席之职。
在2008年的选举中,桑兰西党一举超越奉新比克党,正式跃升为柬埔寨的第二大政治力量。随着2008年选举的落幕,人民党政府旋即对桑兰西进行了缺席审判,并最终判处其十年监禁。至2017年,以救国党涉嫌与美国勾结、图谋颠覆柬埔寨合法政府为由,该党被彻底排除在柬埔寨议会之外……
因此,洪森及其人民党将奉辛比克党和桑兰西党彻底边缘化,柬埔寨的局势演变成了一言堂的局面。
本质上,拉那烈之所以无法与洪森抗衡,关键在于他们过于简化了对当时柬埔寨局势的判断。他们误以为凭借老国王西哈努克和联合国的撑腰,洪森不敢轻易对他们下手。
然而,洪森在越南与柬埔寨的政坛上活跃已久,不仅掌握着军队,亦具备相当的政治势力。他并未急于对拉那烈及桑兰西下手,而是采取更为隐秘的策略。他通过人为制造奉辛比克党的内部混乱,逐步确立了事实上的优势,进而逐步削弱拉那烈的影响力。
然而,拉那烈就任首相后,对柬埔寨局势及他与洪森间的实力对比产生了误判,从而作出了错误的战略抉择。
如前文所述,拉那烈虽然出身王室,然而他在海外流亡多年,实乃不折不扣的“外来势力”。相较之下,洪森所领导的政党在综合实力上显然更为强大。鉴于此,他理应保持谦逊,首要任务是稳固民众的支持,并努力团结人民党,而非急于采取过激行动。
因此,拉那烈毅然对人民党发起了攻势,这无疑是以卵击石之举。
不仅如此,拉那烈亦屡次背弃其盟友。自20世纪90年代起,他先后与两个关键的政治伙伴携手,一是红色高棉,二是桑兰西党。这两大盟友均对拉那烈及其奉辛比克党在夺取与稳固政治地位的过程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然而,红色高棉与桑兰西最终均在人民党的巧妙政治策略下被拉那烈彻底摒弃。失去支持者的拉那烈因他的错误决策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红色高棉残余力量迅速被剿灭,这导致拉那烈丧失了关键的军事支持,使得奉辛比克党在1997年7月的冲突中迅速崩溃,而他本人也永久地失去了第一首相的宝座。
令人扼腕叹息,那位自诩“政治抱负远超于对王位之向往”的拉那烈,竟被一位出身寒微的洪森所击败。
51配资-靠谱股票配资平台-什么炒股软件可以杠杆-国内十大股票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